出血熱主要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這是一種自然性的疾病了,會通過很多途徑進行傳播;颊叱霈F出血熱之后,患者的腎臟也會受到損害。那么出血熱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流行性出血熱的傳播途徑:主要傳播為動物源性,病毒能通過宿主動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傳播是人類感染的重要途徑。 目前認為以下途徑可引起出血熱傳播:呼吸道:含出血熱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塵埃后形成的氣溶膠顆粒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進食含出血熱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經口腔黏膜及胃腸黏膜感染。接觸傳播:被鼠咬傷后,鼠類排泄物和分泌物直接與破損的皮膚、黏膜接觸。母嬰傳播:孕婦患病后可經胎盤感染胎兒。蟲媒傳播:老鼠體表寄生的螨類叮咬人后可引起本病的傳播。 發病主要取決于人的生活工作習慣和動物的生活習性。如果帶毒的嚙齒類動物主要棲息于農田,人感染則主要與農業活動有關;如果帶毒的嚙齒類動物棲息在人的家內或其他建筑物內,則感染主要發生在居家環境中。因此,應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個人防護意識,針對性地做好個人防護,可顯著降低發病率。 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可預防的傳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關鍵主要是防鼠滅鼠是本病預防的主導措施,防鼠為切斷傳播途徑,滅鼠為消滅傳染源。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是個人預防病毒性出血熱的最有效的辦法,我國針對流行性出血熱實行擴大免疫接種規劃措施,流行區人群應接種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