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敗血癥,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極大。那么流腦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流腦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飛沫直接由空氣傳播。因流腦的病原菌在體外的存活能力極弱,故除2歲以下的嬰幼兒外,人們一般不會通過日常用品的間接接觸而被傳染。 本病的惟一傳染源是人,其病原菌存在于帶菌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在流腦的流行期間,人群的帶菌率可達50%以上,而一旦人群的帶菌率超過20%就有可能出現流腦的流行。一般來說,在本病的非流行期間,人們所帶的菌群多以B群為主,而流行期間則多以A群所占的比例較高。其中病后帶菌者約占10%—20%,其排菌時間可達數周至2年。 流腦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呼吸道直接傳播,通過咳嗽、打噴嚏等,借助飛沫進行傳播。由于腦膜炎奈瑟菌的體外生存力非常的弱,所以間接的接觸感染發生率是非常少的。但是本病的主要致病人群是五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發生率比較高,所以在密切接觸如懷抱嬰兒、接吻、同睡等方式可能會對嬰幼兒的傳染產生比較重要的意義。 所以對于流腦的預防,應該注意環境衛生,保持室內通風,流行期間要注意加強衛生宣教,避免大型的集體活動,避免到人流量比較大的公共場所去,外出時應該戴口罩,對于兒童應該進行疫苗的預防接種,有一定的效果。密切接觸者也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進行藥物性的治療預防。 孩子在流腦流行季節前應進行流腦A群多酶體菌苗接種。接種0.5毫克皮下注射,接種后一個月,孩子體內產生抗體,抗體可維持三年左右。孩子接種后會有以下反應:輕微發熱、局部腫痛、胃口減退等。接種后孩子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暫不洗澡,不做劇烈運動。 在流行病期間,盡量少帶寶寶去人口密集的場所。保持室內通風,多帶寶寶曬太陽,經常曬寶寶的衣服、被子。 |